<meta name='google-adsense-platform-account' content='ca-host-pub-1556223355139109'/> <meta name='google-adsense-platform-domain' content='blogspot.com'/> <!-- --><style type="text/css">@import url(https://www.blogger.com/static/v1/v-css/navbar/3334278262-classic.css); div.b-mobile {display:none;} </style> </head> <body>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(object, attribute, val) { if(window.addEventListener) { window.addEventListener('load', function(){ object[attribute] = val; }, false); } else { window.attachEvent('onload', function(){ object[attribute] = val; }); } } </script> <div id="navbar-iframe-container"></div> 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 src="https://apis.google.com/js/platform.js"></script> 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 gapi.load("gapi.iframes:gapi.iframes.style.bubble", function() { if (gapi.iframes && gapi.iframes.getContext) { gapi.iframes.getContext().openChild({ url: 'https://draft.blogger.com/navbar.g?targetBlogID\x3d10743772\x26blogName\x3dj%C2%B4aime+ma+vie.\x26publishMode\x3dPUBLISH_MODE_BLOGSPOT\x26navbarType\x3dLIGHT\x26layoutType\x3dCLASSIC\x26searchRoot\x3dhttps://jaimemavie.blogspot.com/search\x26blogLocale\x3den_US\x26v\x3d2\x26homepageUrl\x3dhttp://jaimemavie.blogspot.com/\x26vt\x3d-8955210660120432237', where: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navbar-iframe-container"), id: "navbar-iframe", messageHandlersFilter: gapi.iframes.CROSS_ORIGIN_IFRAMES_FILTER, messageHandlers: { 'blogger-ping': function() {} } }); } }); </script>

« Home | 短髮真好 » | la lettre 4 » | 熱情.給姊妹 » | 狀態不足 » | to father » | 溫柔的陽光 » | 孤獨的周末夜 » | 不要因為將來而錯失現在 » | 夕陽無限好 » | 真感覺 »

* 偷吻杜魯福

>>>Saturday, July 16, 2005

一/
那時候剛進大學,我認為自己應該多看另類電影。二零零二年九月,亦即楊千嬅快要推出輯有<姊妹>與<野孩子>唱片的那個時候,有線電視電影二台連續每晚放映多齣杜魯福。我是聽過杜魯福的吧。雖然,也著實不能分清杜魯門與杜魯誌……

這樣,我第一齣擔凳仔坐在電視機前看的杜魯福電影,叫做《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》。電影很有趣,講述一個女罪犯的故事。因為色彩艷麗,技法並不深奧,我對這片子不反感,卻又未曾興起要繼續看下去的念頭。有時半夜三更看球賽,中場休息那十幾分鐘,我多會把解碼器轉到十一台去,又斷斷續續看過其電影的片段,之如《偷吻》。有次剛剛看到「捉姦在床」那一段,我看見女郎裸露的上身,還以為它是齣鹹片﹗

直至上 Image & Sound 課看過《四百擊》,就有種不由自主暗暗蘊釀一點甚麼的感覺。又因為連續數篇功課的關係,我直覺他的電影不會那樣艱澀,就開始看他的電影。守在學校圖書館與電影二台,就這樣看了十多套杜魯福,然後我才驚訝於安坦成長的故事﹗在他鏡頭下,我是真真正正被懾住了,好感動,好激動,覺得他把電影看成是自己的生命,要傾注怎麼樣的情感,才能拍成這幾齣電影。幾十年的鴻溝,不足以埋葬熱情。至少,他能夠叫我第一次感到「導演」的偉大。

自那時候就進入了一個瘋狂的狀態──以不足半個學期的時候,我把全香港各大學能讀的杜魯福專書都讀過﹗﹗﹗(他的影評集與訪問希治閣除外)我還記得偷入香港大學圖書館的刺激、城大圖書館截然不同的索書號、用 bobby 圖書證的緊張兮兮、衍生上網買英文書的念頭……種種種種,都因為愛上杜魯福,是真真正正的愛上杜魯福。

然後是一些關於功課與規則的回憶。(偽善的微笑。未成情侶的眉目。他與她的存在主義。她的甜笑。他的背影。)我是到後來才曉得,盧偉力對我說,為杜魯福出版一本小書,以及為此而學法文的真正意義。
真正愛上電影,全都因為杜魯福。


二/
木積積﹗

那天,妳沒有看《四百擊》,或者註定我們要走殊途了。這一頁木積積,雖然遲來了,但就當是一個紀念吧。那個男人,不是誰,是見證我流淚的一位。他很好。是我不好。我想,我又要趕走別人了。或者,很淺很淺的感情,就足夠一生的廝磨。是我過份濃稠,苦了中鵠的一些人。


三/
永恆的杜魯福

星期六,我們去見證愛情。分享對一個人的鍾愛,像宗教。我想看陸小姐,但她不在。愛,激發熱情。

然後是一些來來往往的名人。網路世界的這麼近那麼遠。我在想真實與虛惘之間,一個人如何製造一個人的想像。選擇的相片。話語的態度。(只有 Kim 最真﹗)兩個人,一種氣味。我知道,我所猜想的不會有錯。我能夠那麼決斷的覺得。我明白仰望的角度。

我只是不明白,既然能夠擁有這種截然直覺的判斷,為甚麼還要有所懷疑。或者事情落在自己身上,始終不能看得清楚。

有趣的是,他的姓氏,跟你相若,即使他比你大十多個年頭。

我發覺愛一個人的聯想實在無遠弗屆。


四/
翻書,陸離也提到這個男人並非「最偉大」的導演。然後我一個人,想了很久很久……

無論杜魯福,抑或楊千嬅,都非「最偉大」──不是最佳、最好。
我知。
但是,是「我──最──喜──愛──」﹗

如果做到我最喜愛,已經很好很好了。

:: posted by my lock, 11:39 P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