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 歌者與歌
>>>Monday, December 04, 2006
是積雪吧。有甚麼蒙蔽著我的雙耳呢?沿著山路,我一個人獨排眾議,鋌而走險向前行。是的,只有我一個。彷彿穿越了無數個電光幻影的春夏秋,又回到讓我來臨這個世界的季節。謊言是這樣說穿的。故事是這樣完成的。夏天,夏天,你細細唸著,夏天,像密碼。安德烈說過,聲聲嘆,融化了冰山。我那熱情的溫度,如何才算剛剛好?有時灼傷了別人,你就成為了一灘水。常常想起林夕提及的意象﹕冰塊、水點、蒸氣。萬事萬物,若水,都有其流動的法則。關於水的智慧,然後便是下刪一萬字的《道德經》。再後來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像我那樣敏感與小器,不知道要如何接受那一記關於衣飾的首尾呼應。即使你說起意象的唯美,但應要如何消化與吞噬那種語氣──對我來說,悻悻然與悲哀是種誓不兩立的情緒。林夕在講座裡曾經不齒提及胡蘭成﹕淚滴化成妳來生的痣。但當你感到切膚之痛時,你還有思量運用武器(比喻、象徵等)的空間嗎?
悲哀是﹕原來過得很快樂,只我一人未發覺。
(大智若愚,反璞歸真,大概這也解釋了,為甚麼我會喜歡你和你的心血。與我無關的風采。)
姊妹也同樣簡單,有種直指人心的哀傷。我未必擁有來來往往的過去,但它卻能透析人們內心的共同情感,激起 empathy(而非單純的 sympathy)。因此銘刻,卻又難免傷痛。要說同是心酸的情歌,我更喜歡從不流行的〈不如這樣〉。即使無奈改變,也存有一定的寬容。
這樣我又想起研究這門專業的另一道難題。由於它不是完全獨立的文學,必需賴以旋律與編曲,於是聽眾可能會因為其他因素而影響他對文字的純粹判斷。新作是較易煽動情緒的 AABB 類型(附 coda),姊妹卻屬於 AABA 曲式的,即最後有一段跟初始相同的段落,這種輪迴本來就更適合命題的書寫。我那麼喜歡姊妹,就是因為其中的淡然。惟其如此,深切的悲哀更不著痕跡的滲入骨髓。
不過,好壞跟喜惡又是兩回事。如果它能給你共鳴,我也懂得尊重。從最初感到自己被剝奪一種共同感受開始,到懷疑自己的口味與聽覺(我最引以為傲的眼光),及至慢慢平靜下來,總是相信,即使沒有叫人不快的私人原委,大概它也不會成為我的最愛。我仍然相信我自己。千山我獨行,不必相送。
如這晚看罷《父子》離場,也給我一種不能感動的無奈。之前聽朋友高度評價,同場的也哭得梨花帶雨,然而,除卻開首的獻言頁最是感動外,我幾乎無法完全投入這齣電影。讀書時期,老師提及香港新浪潮,自己就曾以譚家明為研讀對象。光影凌厲,充滿個人風格,命題大膽創新,挑戰傳統。可《父子》的問題仍是劇本的單薄,彷彿戲中楊采妮一襲透視的睡衣。看戲的過程不住想起一脈相承的王家衛,但後者始終具有上佳的編劇才能(《花樣年華》好比葡萄成熟時),連譚家明最圓熟的《最後勝利》,都是出自其手筆。一劇之本,始終關鍵,對白的疲乏,終究難言深刻。這樣的要求,可是我的苛索?如果現在有哪位新浪潮導演加入復出行列,我的首選必然會是方育平(《半邊人》)。
就是這樣,帶著種種疑惑,沿彌敦道慢行。途上,竟看見叫我驚為天人的楊千嬅新唱片海報。千嬅無限,林夕說過會把雌雄同體的極致探索都放到她身上。金牌時代,最後的歌,我希望這將會是年度最重要的詠嘆。即使,如此種種,電光幻影,或者,流行音樂,統統都只是,水月鏡花。歌者與歌,終需要掠過。
像我那樣敏感與小器,不知道要如何接受那一記關於衣飾的首尾呼應。即使你說起意象的唯美,但應要如何消化與吞噬那種語氣──對我來說,悻悻然與悲哀是種誓不兩立的情緒。林夕在講座裡曾經不齒提及胡蘭成﹕淚滴化成妳來生的痣。但當你感到切膚之痛時,你還有思量運用武器(比喻、象徵等)的空間嗎?
悲哀是﹕原來過得很快樂,只我一人未發覺。
(大智若愚,反璞歸真,大概這也解釋了,為甚麼我會喜歡你和你的心血。與我無關的風采。)
姊妹也同樣簡單,有種直指人心的哀傷。我未必擁有來來往往的過去,但它卻能透析人們內心的共同情感,激起 empathy(而非單純的 sympathy)。因此銘刻,卻又難免傷痛。要說同是心酸的情歌,我更喜歡從不流行的〈不如這樣〉。即使無奈改變,也存有一定的寬容。
這樣我又想起研究這門專業的另一道難題。由於它不是完全獨立的文學,必需賴以旋律與編曲,於是聽眾可能會因為其他因素而影響他對文字的純粹判斷。新作是較易煽動情緒的 AABB 類型(附 coda),姊妹卻屬於 AABA 曲式的,即最後有一段跟初始相同的段落,這種輪迴本來就更適合命題的書寫。我那麼喜歡姊妹,就是因為其中的淡然。惟其如此,深切的悲哀更不著痕跡的滲入骨髓。
不過,好壞跟喜惡又是兩回事。如果它能給你共鳴,我也懂得尊重。從最初感到自己被剝奪一種共同感受開始,到懷疑自己的口味與聽覺(我最引以為傲的眼光),及至慢慢平靜下來,總是相信,即使沒有叫人不快的私人原委,大概它也不會成為我的最愛。我仍然相信我自己。千山我獨行,不必相送。
如這晚看罷《父子》離場,也給我一種不能感動的無奈。之前聽朋友高度評價,同場的也哭得梨花帶雨,然而,除卻開首的獻言頁最是感動外,我幾乎無法完全投入這齣電影。讀書時期,老師提及香港新浪潮,自己就曾以譚家明為研讀對象。光影凌厲,充滿個人風格,命題大膽創新,挑戰傳統。可《父子》的問題仍是劇本的單薄,彷彿戲中楊采妮一襲透視的睡衣。看戲的過程不住想起一脈相承的王家衛,但後者始終具有上佳的編劇才能(《花樣年華》好比葡萄成熟時),連譚家明最圓熟的《最後勝利》,都是出自其手筆。一劇之本,始終關鍵,對白的疲乏,終究難言深刻。這樣的要求,可是我的苛索?如果現在有哪位新浪潮導演加入復出行列,我的首選必然會是方育平(《半邊人》)。
就是這樣,帶著種種疑惑,沿彌敦道慢行。途上,竟看見叫我驚為天人的楊千嬅新唱片海報。千嬅無限,林夕說過會把雌雄同體的極致探索都放到她身上。金牌時代,最後的歌,我希望這將會是年度最重要的詠嘆。即使,如此種種,電光幻影,或者,流行音樂,統統都只是,水月鏡花。歌者與歌,終需要掠過。
:: posted by my lock, 3:31 AM